Troll is 網絡噴子
網絡噴子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鍵盤俠”在全球遍地開花。只是你難以想象,動動手指頭,就能擾亂一國政治。俄羅斯人就被指控為網絡噴子(Internet troll),干預2016美國大選。時報一則視頻介紹了普京的“地緣戰略噴子行動”(Geo-Strategic trolling),另一篇文章揭開了俄羅斯“噴子工廠”(Troll Factory)的神秘面紗。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國的“帝吧出征”事件。
Troll是一個互聯網俚語,指通過發布具有煽動性、令人反感、或帶有破壞性的言論,來轉移話題焦點、擾亂在線討論,試圖挑釁或激怒他人。在斯堪的納維亞的神話中,Troll指住在山洞里或山丘上的矮人或巨人,會將自己的孩子與人類的孩子掉包。
庫克在MIT2017畢業典禮上的講話里面有一段,就講到了“網絡噴子”的問題,replay一下:
There is so much out there conspiring to make you cynical. The internet has enabled so much and empowered so many, but it can also be a place where basic rules of decency are suspended and pettiness and negativity thrive. Don’t let that noise knock you off course. Don’t get caught up in the trivial aspects of life. Don’t listen to trolls and for God’s sake don’t become one.
盡管有很多憤世嫉俗的言論和陰謀論存在——互聯網賦予了我們很多,但是也會有很多基本的原則被人們置之腦后,斤斤計較和負能量爆棚。但不要讓這樣的聲音使你們誤入歧途,不要陷入生活的瑣碎,不要聽信網絡噴子,更不要變成噴子。
其實這段庫克對年輕人的告誡,也揭示了產生“網絡噴子”原因:“憤世嫉俗”的環境讓人們丟失了基本原則,進而變成了其中的一員。
牛津詞典的定義troll的第一個意思是指“北歐神話中的丑陋怪物",第二個意思是“在網上故意發信息去惹怒他人的人”。查詢最時髦的urban dictionary(美國俚語詞典),得到的解釋是這樣的:不怕事大,故意在網上發送挑釁語言的人。嗯,這就準確地描繪了“噴子”特征,而且這條解釋得到了一萬七千多美國網友的點贊。
庫克講話中的四個詞,正好完整地構成了“噴子”的定義:troll是“噴子”的主體名詞;cynical作為形容詞描述“噴子”的性質;pettiness(斤斤計較)和negativity(負能量)是“噴子”的兩大特征。